發改委官員預測危機將見底中國工業年內回升
范劍平:中國工業12月份將趨穩回升
昨日在漢舉行2009中國(武漢)宏觀經濟形勢報告會。
國家發改委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預測,國際金融危機最黑暗時期已經過去,離見底不遠。“2009年上半年中國將繼續減速走勢,進入調整期,到12月份全國工業將趨于穩定回升態勢,有希望實現GDP8%的增長目標。”
范劍平認為,世界經濟最快在2011年復蘇。對于中國,今年是深度調整期,明年可望早于其他國家,實現經濟率先走暖。
金融危機出現緩解,范劍平提出了四大現象:歐美主要證券市場結束動蕩,股票和企業債券價格屢創新低后大幅反彈;金融體系大規模重組,花旗等銀行實現當月盈利;歐美房市價格見底,2月份美國新房成交量回升;石油、礦產等大宗商品價格止跌。“不過,這種緩解并非由供求關系造成,而是各國金融救市的結果,可能會出現反復,但再度大幅下跌的情況已經被封殺了。”
金融危機緩解,但經濟危機最黑暗的時間剛剛到來,范劍平分析,全球經濟回升,樂觀預期要到2011年。“這種狀況,對中國工業打擊最大,前2個月全國工業增速僅3.8%,創下最近7年的新低。”
范劍平表示,國家出臺系列應對危機方案,包括擴大內需,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調減各種稅費,為經濟界增強抗壓能力提供“武器”,“一季度會是全年最困難的時期,后三個季度日子會好過些,全年實現GDP增長8%有希望。”
郎咸平:蕭條時期遵守蕭條經濟學
在昨日舉行的2009中國(武漢)宏觀經濟形勢報告會上,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提出觀點:蕭條時期要遵守蕭條經濟學規律。
郎咸平提出,蕭條時期,需求是唯一的。如果需求減少一半,企業生產規模必須減半,產能要根據需求做相應調整。
他以美國救市方案為例,在美國最新提出的8.7萬億美元的救市計劃中,并不針對具體的制造業、服務業或房地產業,提出振興措施,而是以銀行、金融機構、投資人為核心,激勵其對消費者發放消費貸款,刺激消費,從而刺激行業增長。
他贊同目前政府出臺的“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措施,認為行動果斷,同時提出憂慮:這種人為創造的需求是短暫的,如果企業根據此判斷來擴大產能或規劃上新的生產線,可能會全線崩盤。
提振需求,郎咸平認為僅靠基礎設施建設拉動不夠。他舉例,1986年日本大蕭條時期,日本政府提出10年投430萬億元的基礎設施拉動計劃,最終失敗,日本經濟持續蕭條20年。
這輪金融海嘯背景下,郎咸平表示企業應該以“保守”為主,謹慎操作,特別是中小企業,要收縮規模,打折回收應收賬款,掌握現金流,留待危機過后把握新的機會。
茅于軾:“軟著陸”是房地產業最理想的狀態
對于我國房地產業的發展趨勢,茅于軾提出:目前房地產業最理想的狀態是“軟著陸”。
茅于軾解釋:所謂“軟著陸”,就是一邊房價逐步下降,一邊還有人購房消費。“但是,房價在跌的時候,總會形成沒有人買的局面,大家都觀望,這樣就會變成‘硬著陸’,對經濟發展非常有害”。
茅于軾認為空置房存量決定房地產市場走向。“房地產業是一個地方化的產業。具體到一個地方的房地產市場是漲是落,主要看空置房存量。”“空置房不光指造好以后沒有賣出的房子,更是指賣掉以后卻沒有人居住的房子。這樣的房如果多的話,房價就漲不上去,即使漲上去也很危險。”
茅于軾幽默地說:“我的觀點發生了矛盾,從宏觀上考慮我鼓勵買房,因為要‘軟著陸’;從微觀上我又不贊成買房,因為老百姓會受到虧損。這主要還是因為房地產業有泡沫,房價還要降。”
“創建超主權儲備貨幣非常困難,但會給美國巨大壓力”
東方早報記者 吳挺 發自倫敦
“這是個有趣的提議,我能理解其中的原因。”身為英中貿易協會會長,白樂威對于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提出的創立超主權儲備貨幣的提議相當熟悉,不過他提醒,在現有條件下,真正創造這一貨幣的過程,將非常艱難。
白樂威領導下的英中貿易協會是由英國政府和企業界共同資助的非營利性對華貿易促進機構,核心會員幾乎囊括英國工商、金融界知名企業。
基本上,在英國與中國有關的場合都會發現他的身影。此外,他還有一個身份,即倫敦金融城前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