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用紙業搶填市場缺口
消費拉動生產一步一個臺階
中國的生活用紙市場隨經濟發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而快速增加。1990年-2004年的14年間,中國生活用紙的消費量從1990年的68萬噸,增長至2004年的343萬噸,是1990年的5倍,年平均增長率11%%。人均消費量也從0.59kg增長到2.65kg,是19
90年的4.5倍。
在20世紀90年代前期,中國生活用紙市場在低基數的情況下進入黃金發展期,消費量的年增長率曾達到20%%至30%%。2000年前后,市場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和2000年全球木漿漲價的壓力,消費量的年增長率回落到7%%以下。同時,在此期間,投產的生活用紙生產線特別是高檔生活用紙生產線過于集中,生產能力和產量的增長超過了市場容量的增長幅度,生活用紙市場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競相降價的結果使制造商的利潤大幅下滑。金紅葉紙業以高投入、高產量、高質量、低價位進軍中國生活用紙市場,大部分生活用紙企業面臨嚴峻挑戰。
近兩年,隨著經濟的持續高位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對消費者的引導,生活用紙,特別是高檔生活用紙的市場容量大幅提升,消費量的年增長率達到10%%左右,迎來又一輪黃金發展期。2004年,生活用紙主要生產企業產銷兩旺,原紙供不應求,不少企業在上新的項目擴大產能,還有一些原本不生產生活用紙的企業進入該領域,正在建設和計劃建設的項目集中,機器設備的現代化水平大大提高。
2004年,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9.5%%。中國生活用紙行業在2003年強勁發展的基礎上,2004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其產量和消費量的增長均略高于GDP的增長。2004年全國生活用紙總產量約362萬噸,比上年增長10.7%%,生活用紙產量約占全國紙和紙板總產量的7.3%%;消費量約343萬噸,比上年增長約10.6%%,占全國紙和紙板總消費量的6.3%%;人均年消費量2.65kg,比上年增長0.25kg;銷售額約235億元。在全球生活用紙市場上,中國生活用紙的消費量需求僅次于北美和西歐居第3位,銷售額占全球生活用紙銷售額的9.5%%。
進出口貿易持續活躍
1999年之前,中國生活用紙市場屬自給型,有少量進出口,出口量大于進口量,凈出口量保持在2.5萬噸至3.5萬噸之間。1999年后,生活用紙出口量大幅度上升,迅速突破10萬噸/年。近幾年,生活用紙的進出口貿易持續活躍,2004年的出口量為22.79萬噸,比上年增長18.8%%;出口金額為2069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2.8%%。2004年,生活用紙進口量為3.58萬噸,比上年增長39.8%%;進口金額為3488萬美元,比上年增加42%%。凈出口量19.21萬噸,比上年增長15.6%%;凈出口額為1720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9.5%%。2004年,生活用紙出口量占中國生活用紙總產量的6.2%%。2004年的出口生活用紙中,加工產品的數量占出口總量的80%%,金額占出口總金額的82%%;進口生活用紙中,原紙的數量占進口總量的89%%,金額占進口總金額的76%%。
以上數據說明,出口產品中,主要是生活用紙成品,而進口產品中主要是原紙。此外,在出口的各類生活用紙成品中,廁用衛生紙是主要產品,其數量約占70%%,金額占62%%;在進口的各類生活用紙成品中,紙手帕和面巾紙是主要產品,其數量約占57%%,金額占65%%。2004年的主要出口地是澳大利亞、美國、日本。
2004年,金紅葉紙業、維達紙業、中順紙業的出口量均在1萬噸以上,出口創匯均超過1500萬美元。
市場潛力大
2004年,我國國民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的勢頭,國內生產總值比2003年增長9.5%%,人均GDP為10561元,約為1280美元。2004年,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422元,比2003年增長7.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936元,比2003年增長6.8%%。
一般認為,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時,人均用紙量會有突破性的提高。目前,我國除上海市外,絕大多數地區尚未達到這一水平。此外,2004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約為1274美元,也未達到世界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2004年,中國生活用紙人均消費量為2.65kg,仍與發達國家水平相距甚遠,大約是北美的1/8,西歐的1/5,世界平均水平的3/4。因此,在經濟穩定增長、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市場進一步開放等良好因素的促進下,生活用紙的發展仍有很大的潛在市場和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