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拖拉機行業焦點問題綜述
2001年11月5-17日在河南洛陽召開的“中國拖拉機工業發展戰備研討會”上有關專家對當前拖拉機行業關注的焦點問題進行了專題報告,主要內容綜述如下:一、疲軟的拖拉機行業蘊育著新生的轉機當前的拖拉機行業處于疲軟狀態是人所共知的現實:約有1/3的國營拖拉機企業已經轉產、停產或宣布破產;拖拉機產銷量連續3年下滑;拖拉機行業職工收入銳減……,這些現象無疑給整個拖拉機行業罩上一層陰影。但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拖拉機行業在很多方面正孕育和催生著新的轉機:產銷下滑已趨平緩,某些產品產銷正出現回升跡象,30-40馬力拖拉機的產品開發及市場開發出現了新的氣象,有可能成為拖拉機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開拓國際市場已初見成效,今年1-9月份已實現出口交貨值5.4億美元,與去年同比增長20.7%。目前,已有不少拖拉機企業到境外投資辦廠或承攬國外拖拉機企業的建設工程。同時,國家將加強對出口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出口支持。目前我國輪式拖拉機產品在歐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市場占有率均在10%~16%之間,履帶拖拉機在上述各地的市場占有率為11%~16%。出口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二、國有拖拉機企業改制正在緊鑼密鼓進行新興企業快速崛起國有企業改制、資產重組不可逆轉。國有企業改制大體有以下幾個方式:股份制改造、企業內部股份制、合資等。這幾種改制方法適用于不同情況的國有企業,不論哪一種方法,都將需要經歷一個艱難甚至是痛苦的過程。這個問題關系到眾多人的切身利益。國有拖拉機企業將可能比其它行業企業的改制會遇到更大更多的問題和困難,有的還經歷曲折復雜的過程。但是這條路必須走下去,為了企業今后長遠的發展,采取合資,兼并,轉產等方式使老企業萌發生機,從而催生出一批新興企業。新興企業包括新的國有企業及民營企業。農機行業內表現不俗的新興企業如時風集團,該企業今年開始生產拖拉機,上半年已生產4萬臺,時風集團的發展應當引起行業的重視,國務院政策研究室也對“時風”現象進行了研究,時風的發展表明企業領導人的思想,理念可以轉變成具體的企業文化去管理企業,因此,每個企業在這方面都多做些研究,根據各自企業的特點,使企業領導的優秀思想,轉變成企業文化,貫穿到企業管理中去。企業家可以辦起企業,企業家思想可以保障企業發展壯大并長盛不衰。
三、中國加入WTO拖拉機行業利弊共存
我國加入WTO會使拖拉機行業面臨一個逐漸變化的市場環境,但這種環境對拖拉機行業造成的影響也不可能是突發性的。近幾年來,國外大型拖拉機進入WTO雖然對拖拉機產品的直接沖擊不大,國產拖拉機的關稅(中、小功率)早在幾年前已降為5%左右,但對農業的沖擊會造成間接對拖拉機行業的沖擊。迫使拖拉機行業要面向產品結構調整及將自己的企業放在世界范圍重新定位,應該說我們也面對世界更大的市場,這就需要我們熟悉WTO的規則,充分利用這些規則,從這個角度講我們的市場更大了,尤其是中、小馬力拖拉機企業,將會很快感覺到這種變化,問題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抓好產品開發、可靠性以及交貨期等問題。我們可以不斷地從變化的市場環境中建立起新的企業運作方式和應對措施。盡快適應WTO的運行規則。
四、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步伐,盡快形成拖拉機行業的競爭優勢目前,發達國家拖拉機工業已進入現代化發展新階段,產品更新速度加快,產品系列日趨完善,大部分產品實現機電一體化和智能化,生產制造水平和檢測水平進一步提高,計算機數控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廣泛應用。零部件的標準化,通用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我國的拖拉機設計及制造水平近年來也在不斷地提高,但仍需進行艱苦卓絕地努力,逐步向國際先進水平靠攏。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拖拉機產品結構體系。
履帶拖拉機已形成70-120馬力的系列產品;130馬力系列產品也已開始出基本型東方紅-1302R并盡快投放市場;150-200馬力系列產品也開發出120-170馬力橡膠履帶拖拉機或金屬履帶拖拉機;100-400馬力系列產品,將采取高起點與國外先進企業合作或引進方式進行開發。
大馬力輪式拖拉機要在總結引進產品技術和國產化攻關的基礎上,在“十五”期間,對已批量生產的產品應努力使其質量穩定,加快推向國際市常在合資合作和自行設計開發研究的基礎上,走自行設計開發、技術創新和從國外進口必需關鍵零部件相結合中的道路,進行二次開發。
中馬力輪拖將可能成為拖拉機行業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近年來許多企業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推出了一些產品。專家認為中馬力輪拖產品的發展要著重解決好三個定位:一是功率以30-70馬力范圍,在行業內形成產品功率互補格局;二是檔次以適用,先進、適銷對路基本型為主,重點兼顧普及型(簡易型),適當開發提高型產品;三是市場定位,理清兩點思路,即在機組作業適應性上,應以旱地、丘陵地區農田作業和短途田地轉移運輸為主。在地域范疇上,應立足重點地區和用戶,周邊輻射,穩步推步,逐步覆蓋國內市場和大批進入國際市常小拖產品包括技術含量不高的小四輪拖拉機和手扶拖拉機。小型拖拉機的發展趨勢以田間作業、一機多用為主,運輸作業為輔。應當在整機性能上提高功率和牽引效率,提高動力性和經濟性,更好地實現發動機和底盤的匹配,積極推廣新材料,新工藝,降低生產成本。
不斷進入我國市場,已使我國拖拉機
五、加強拖拉機與配套機具和配套件的研究勢在必行長期以來,我國拖拉機主機產品與配套機具和配套件的生產與研究自成體系,各自為戰。近年來已經引起業內人士的重視。國外經驗表明,在實現農業現代的諸多環節中,拖拉機與配套機具的質量和完善程度以及先進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機械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其配套件的優劣也是作為整機水平高低的衡量標準。因此不能搞各自為戰,應相互依托,共同提高。加強拖拉機與配套機具和配套件的研究勢在必行。近幾年來一些企業和社會團體在這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因此,國家主管部門應給予政策上科研經費上的支持,以拖拉機骨干企業為主體,聯合科研機構、機具和配套件生產企業、農業推廣部門共同進行這項工作,使拖拉機與配套機具配套件同步開發、步同生產、同步銷售成為現實,那么我國的農業機械化事業將走向快速健康發展之路。
行業逐漸適應了變化的市場環境。